首页 / 百度云电影 / 坂本龙一:终曲百度云HD1280高清中字版完整版

坂本龙一:终曲百度云HD1280高清中字版完整版

坂本龙一:终曲百度云HD1280高清中字版完整版

百度云链接:https://pan.baidu.com/s/6ZrRRfw1fNAAmi8Ki34oxLH

《坂本龙一:终曲》:叨叙着坂本的青春记忆与永生哲学

《坂本龙一:终曲》是日本音乐实验家坂本龙一(1952~)的纪录片,由311海啸后的一架钢琴尸体开始,诗意地描绘这位体弱白发的音乐才子,一边在治疗鼻咽癌的同时,一边挣扎在死神的凝视之下,同时幽幽地思索着他的生命记忆与音乐想像。

终曲,是古典音乐的乐曲结尾,短暂地重述音乐主题与总结乐曲。这部电影命名为《坂本龙一:终曲》,很明显地,就是将坂本的一生视为一首乐曲,而片中所呈现的主题,就是坂本这首生命乐曲的最终故事。也因为主题是关于「坂本的终章」,整部片灰蒙蒙地笼罩在死神的羽翼之下,叨叙着坂本的青春记忆与永生哲学。

无一不在的生命之音

电影由一架废弃钢琴的镜头开始。这是在311 大地震之后,曾经被海啸吞噬过的平台钢琴,画面驻足在黑色琴身的白色水线,坂本同时一边轻抚钢琴,一边聊着这架曾经握在死神手中的寂寞乐器。虽然,她宛若尸体,却仍旧有着美丽的声音,那不是人类认定的标准琴音,却是曾经透过自然之手亲自调音的生命之音。

生命之音,这就是坂本音乐哲学的第一课。音乐有很多面貌,不只是乐器的声音,或是经过调音而音调标准的乐器声,对于热爱生命也崇尚自然的坂本而言,所有围绕在生活周遭的声音,都是音乐的材料,也是声音的原本面貌。

于是,他走入森林,纪录脚步落在枯叶上的窸窣声响,撷取在废弃木屋里头敲击废铁的铿铿声响,收集大雨打在玻璃瓶身的滴滴答答,也录下所有生活周遭的生趣万籁。不只是有声的音响,就算是无声的风、爬行的毛虫、或是沉默的冰山,也都是声音的原貌。这些环抱在人类生活周遭的真实声音,都能让坂本感到喜悦、感动、且想珍藏,因为这些声音都是记叙着此时此刻的历史声响。

于是,即使早已尸陈于311 海啸,坐落在高辐射无人村落的废弃钢琴,也会获得坂本的青睐,因为这架钢琴是史上独一无二的海啸钢琴,吟唱着最自然且最原始的木头敲击钢丝声。身为音乐实验的诗人,坂本热爱将这些在现实生活中收集到的犷味声响,融入工作室的制式音乐中,创造出宛若时间胶囊的融合,搅揉此一时空的生活实貌,以及他个人的哲思与想象。

坂本笑着说,他最想要创造的那种声音,与钢琴琴声不同,不会随着时间的拉长,而渐渐散去。他向往持久不衰的永恒之声,因为他对于声音有种诗性的幻想。在纪录片中,当我们看着坂本陈述着他对永恒的向往时,相对无声的背景,就是罹癌的坂本正笼罩在生命终章的威胁。不只钢琴的声音无法长久,会衰弱消逝,人的生命亦然。在生命干涸之前的坂本,最是身历其境地渴望超越极限。

由政治创造永恒之声

关于超越与永恒,巴哈应该就是坂本的解答。当世人肤浅地只在乎社交软件上的关注赞数时,坂本思索的是百年后的听众。就如同今日的坂本,依然热爱巴哈的音乐一般,这位带着永恒期许的音乐诗人,不只将巴哈当作他创作时的灵感谬思,他也揣摩巴哈的作曲哲学,希冀百年后的人类,依然会认同他的艺术哲学与政治理念,同时也愿意继续张耳聆听他的音乐。

他认为巴哈的音乐很政治。即使是歌咏上帝如同天堂之音的圣乐,也都隐含着当时的社会现实与政治因素。在巴哈创作的时代,欧洲正闹着瘟疫与饥荒,也正处于暴君的暴政之下,人民无助地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。坂本揣测创作中的巴哈,在怀着虔诚信仰上帝之心的同时,也揪着极大的矛盾与痛苦:为何上帝会创造出如此难以计数的忧郁与悲剧,让人们饱受煎熬与委屈?

坂本相信,巴哈的音乐能够如此精准地钻入人心灵魂,肯定是因为他在创作之时,深切地感同身受周遭一切生命的痛楚,而且也明白这些悲剧都是源于环境。于是,真正的创作者不可能与世无争,也不可能无视政治。政治造就环境,环境滋养人心,在人心灵魂的深处,都刻印着生存时空的政治印记。

因此,身为创作者,要想超越历史,走向永恒,就要创作出此一时空独特的历史声响──专属于此时此刻的文艺创作与文明表现(音乐、艺术、文学、建筑、科学、发明等等)。于是,虽然历史未曾留下巴哈任何的政治语言,他的音乐却纪录着当时的人心渴求:远离暴政、饥荒与瘟疫,追求神圣如天堂般的纯净灵魂。

同理,在死神催逼之下的坂本,不只渴望超越生命的极限,也企求百年之后的耳朵。他期待未来仍旧有人愿意聆听他的音乐,愿意思索他的作品,甚至愿意由他的音乐之中,探寻专属于21 世纪前后的社会形态与生活原貌。

因此,反常于许多创作者刻意与政治切割,坂本积极参与社会运动,反核、环保、都是坂本关心的议题。因为反核,他创作1999 年的《Life》歌剧,以核子之父欧本海默的咏叹调(Oppenheimer Aria)道出他的悔恨──「我已成了摧毁世界的死神」──声明人类在创造新事物时,一定要明察初衷,毕竟「一旦发明,就很难一笔勾销了」。

人性矛盾的不同步

他不只参加反核游行,也进入福岛,亲临人类文明被根绝的最前线,并由这趟死寂之旅,录下钢琴尸体的声音,编织在他2017 年的专辑《async》中。「async」是「不同步」之意,这张在他罹癌时期的创作,不只表达他对生命将尽的忧虑哀愁,也呈现他在人间与人性之中所发掘的各类不协调。

人类世界中,除了生死之外,最令人难以理解的「不同步」,就是爱与恨、怜悯与战争。2001 年的911 事件,坂本刚好就在纽约,亲历本世纪最大的恐怖攻击。事件发生之后,他带着相机来到纽约街头,纪录这场浩劫之后的死寂与废墟。就在911 事件之后的那一周,他经历了人生中最深刻的无音乐空白。在战争中(911 与广岛原子弹)他看到人的不理性与不讲道理,非常不文明的傲慢与任性,这股力量不仅真实存在,还非常强大,正如同死亡一样,永远笼罩着每个人的有生之年。

最后,坂本在一场又一场远离文明的人性思索之后,获得关于死亡、战争、与不理性的答案:爱。只有爱,才能够战胜不理性,也才能克服战争。于是他仿效巴哈创作圣歌,也就是下面这曲〈Solari〉,一首属于21 世纪初的时空纪录,陈述此刻的政治现状,也表达坂本在绝望中所见的爱与希望,就如同巴哈透过圣歌,带给当时慌乱的人心天堂一般的梦想。

经历死亡、思索生命、也探索人性,坂本经由创作,总算在音乐中找到一切不协调的妥协,《async》即是这场妥协的结晶,包括《坂本龙一:终曲》这部电影,亦然。

音乐记忆青春,即时创造,长留永恒

换言之,坂本最后是在创作中──坂本的音乐与关于坂本的电影──找到对抗死亡的永恒。而且,不同于眼界狭隘的平凡你我,坂本不只为现在的观众创作,还是为今后长达百年历史中的所有人类创作。毕竟,能说出「我希望我的音乐在百年后,还有人听闻」,还真是不凡的豪气与超越永恒的准备。

我相信,坂本为1983 年的《俘虏》所撰写的〈Merry Christmas Mr. Lawrence〉,肯定早已抵达百年之后的人类耳朵。创作〈Merry Christmas Mr. Lawrence〉时,坂本不过才刚刚三十岁,不但已经与大卫.鲍伊和北野武同台演出,还已经开始为电影配乐,并且谱下一曲即将传世的电影主题曲。

相隔三年,坂本继续为1987 年上映的《末代皇帝》配乐,当时才三十三、四岁的坂本,一周可以写出四十五首曲。隔年,他即因《末代皇帝》获得奥斯卡与金球奖的最佳原创音乐奖。此时的坂本真是年少轻狂、青春傲然啊。

面对曾经叱咤风云的青年坂本,对于永恒与凋零的思索,肯定是老年坂本最难以跨越的现实。在《坂本龙一:终曲》里,当老年坂本来到墙边,靠在三十多岁坂本的大型图像一旁时,更是彰显岁月的无情与突兀。

这张巨照里的坂本,是在《俘虏》拍摄完毕之后,不只与大卫.鲍伊熟识,还深受鲍伊大胆前卫的自我表现所影响,仔细看应该不难发现,图中坂本的造型就是鲍伊在1973 年的《Aladdin Sane》专题封面的重新改版。

无论是在青春时期以鲍伊为偶像,或是老年之后以巴哈为师,坂本的音乐已经自成一格,也代表一种标记,记述着关怀生命、热爱自然、还有音乐的实验。他的音乐让人难忘,因为在寂寞中藏有深沉的孤独,在激情中藏有浓烈的昂扬,让人不是在孤寂中感到安详,就是在慷慨的悲伤中,感染一份悲剧的坚定。

上一篇
下一篇

为您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返回顶部